噗浪上提到最近在幫忙老友魯梨擔任國小數學課助教一事,機構方面提倡以鼓勵讚美代替約束管教,在「開放」的風氣之下往往能看到小孩們多元的面向與發展,白話文就是以前我那個年代沒出現過的,現在紛紛出閘了。適逢期中讚美週,必須寫出對小孩的鼓勵,雖然只跟了四週課,還是放下寫到一半的《理查三世》心得(明明是逃避),默默地自行統整期中觀察。

 

以國小一年級學生為對象的班級,一開始接觸最頻繁的小孩有些自戀,上課時總喜歡對著座位旁的鏡子擠眉弄眼,深深注視著鏡中的自己,像是拋出了古往今來的大哉問:「我是誰?」正值尋求自我認同階段,有點擔心日後他寫出來的阿拉伯數字是否會呈現鏡像般左右顛倒。自戀小孩不喜歡乖乖坐在位子上,有時甚至會起身四處走動,這也是我最初會頻繁接觸他的原因,深入了解其實他有些過動症狀後,我們盡量在不影響課堂的狀況下放任他遊覽教室,幾堂課下來,他的注意力反而能適時的定下來,雖然仍是四處遊走的狀態下,還是能參與課程討論,也發現他其實是個很可愛、熱心公益的孩子,只要老師教具一掉,他會以盜壘的姿態幫老師撿起歸位,環遊世界(?)的途中發現同學有東西遺落,也會很熱心的幫忙撿起,偶爾很無辜的接收女孩們的白眼:「幹嘛拿我的東西啦?」

剛開始要求自戀小孩坐好時,他會很生氣的手扠腰,重重從鼻腔「哼」出一聲不滿,也曾丟出一句「我以後不要來上課」,為了不影響課程,老師繼續上課,我在旁輕聲細語地殷殷溝通;小孩漸漸能接受「不影響上課」這件事,注意力在我們有限度的放任後漸入佳境,也樂於上課、參與討論。

注意到他對文字特別有感覺,無論是在聽故事、唸課文的時候,都能流暢自在且投入的發表,甚至天外飛來一筆令人驚訝的想法。擁有善良本質,只要以同理心提醒他別人的感受,都能適時的收斂不適當的行為。

前兩週因為有事請假,他不停追問老師助教上哪去了?課堂進行中,需要休息的他跟老師說:「我站在那個姊姊的座位旁邊休息就好。」(是在追思嗎?喂!)

原本一開始認為會令人頭疼的小孩,在不斷對話交流之下,竟然做出這麼窩心的舉動,更重要的是他的上課狀況一次比一次好,大部分都要歸功於耐心開朗的媽媽吧,為了小孩的學習環境也將他從私立菁英小學轉到種籽學校,讓這種小苗在適合的環境下伸展。小孩的潛力無窮,永遠不知道下次上課他們會帶給妳什麼驚喜。(或驚嚇?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