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版 72dpi-立體 

※本文感謝博識出版提供線上試片

演出人員: 【KANO】永瀨正敏 【橫山家之味】樹木希林 【奇蹟】內田伽羅
導演: 【第二扇窗】河瀨直美
發行日期: 2015年

★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得主 河瀨直美 最新力作
★ 連續攻佔日本票房十大 觀眾滿意榜冠軍
★ 映期突破5個月 票房直逼5億大關

【劇情簡介】

鬱鬱寡歡的千太郎在銅鑼燒店「春」擔任店長,即使每天早出晚歸生意卻不見起色,千太郎於是決定張貼公告,希望徵得厲害的糕點師傅幫忙。在一個櫻花紛飛的早晨,一位神秘的老婆婆德江來到店裡積極爭取工作,千太郎看徳江年紀既大,雙手也因為生過病而不甚靈活,一開始並不把德江的請求放在心上。德江嚐過店裡的銅鑼燒後,覺得紅豆內餡並不理想,於是隔日便帶了自己做的紅豆餡請千太郎試吃。

沒想到連不愛吃甜食的千太郎在嚐過一口後,也愛上了徳江的紅豆餡,他立刻聘請德江幫忙,德江也欣喜地傳授她的烹調秘訣:那就是用真心、愛與尊重對待每樣食材。德江的加入讓銅鑼燒舖的生意越來越好,千太郎的心境也逐漸轉變。然而就在此時,關於德江婆婆黑暗過往的傳言卻逐漸浮現,勢利眼的店舖老闆娘甚至出言威脅必須辭退德江,陷入兩難的千太郎為了保護德江婆婆,沉埋已久傷痛也悄悄甦醒。


132_05.png

粉色的吉野櫻花瓣綴滿枝頭,黃澄澄的餅皮在鐵板上嗤嗤作響,鼻端彷彿能傳來金黃色香氣,暗紅圓潤正趨於熟成的紅豆餡啵啵地和銅鍋邊緣說著悄悄話,雖已拜讀過原著小說,但直到看電影時才發現原文名「あん」就是「紅豆餡」的意思。

一直以來被主流電影餵食,除非喜愛的日本明星主演電影,否則不輕易觀賞日本電影,這次讓我擁有不同於以往的觀影經驗。看過原著再看電影更能感受到作品的深度層次與不同面相的感受。

影片一開始主角千太郎站在天台上看著天色逐漸變亮,陽光灑落櫻花色的街道,朝氣有活力的一天即將開始,鏡頭移到千太郎的臉上卻是數不盡的滄桑,故事,就從他富含故事的表情中開始。

原著中在千太郎與德江奶奶間的互動上著墨較重,國中女生若菜像是從中途插花進來的路人,略顯突兀。但看電影宣傳品便可知道改編後是一老一中一少的三角組合,若菜從一開始便和千太郎之間有種心照不宣的默契,在吵嘈的國中女生同伴調侃千太郎與居酒屋的巧遇時更為明顯。

唯一可惜的是安排了原著中沒有的社團學長角色,有點曖昧的安排,最後好像也不了了之。

其實扮演若菜和德江奶奶的女演員們在現實生活中正是一對祖孫,飾演德江奶奶的樹木希林號稱日本的「國民阿嬤」,這部作品也正是她抗癌成功後的復出之作。導演河瀨直美也表示:「當初要將這部作品搬上銀幕時,腦海中想到的角色形象就是樹木希林。」難怪戲裡互動與演員詮釋都如此親切而自然。

尤其是國民阿嬤真摯自然的演出,巧妙地融合獨立於世外的童心與歐巴桑不可避免的碎唸,歡快地向行道樹搖擺的枝枒揮手、仔細地傾聽紅豆的聲音、對店長說著:「這真是一道饗宴啊。」店長問:「給客人的嗎?」她很自然地回:「給紅豆的。」說到糖與紅豆的融合過程(書上說這叫「蜜漬」),竟然還嬌羞的說:「就像相親一樣,接下來讓年輕人自己聊。」充分體現出「老人囝仔性」的精髓,讓人不自覺真心喜愛上這個認真傾聽、對待萬事萬物,不以過往遭遇自怨自艾的老太太。

早熟纖細而倍顯孤單的若菜;年少輕狂犯錯而被人情與債務壓力層層捆綁著的千太郎;年輕時患病而被迫隔絕於世的的德江奶奶;電影裡三個人都被現實拘束著,若菜撿回的金絲雀無法見容於公寓中更是明確點出主角群對「自由」的渴求,對現實的無奈,最後透過德江奶奶的手放生,象徵著回歸自由,很喜歡千太最後在櫻花樹下向賞櫻人潮叫賣的畫面。最終他鼓起勇氣,離開了那間束縛著他同時也帶給他勇氣的小店,帶著德江奶奶給的技藝與方向,回歸樹林/自由。

前面提到很少看日本電影,還以為自己會不適應較多的空景與長鏡頭,但就像在翻閱原著的當下,又再次被療癒了。透過導演的剪接、編劇的改編,重新地認識這部作品,沒有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,沒有高潮迭起的轉折,也沒有爆笑歡樂的橋段,可是就在那一片紛飛的櫻花瓣中、一陣陣微弱而啘囀的鳥鳴中、彷彿穿過螢幕直撲鼻端的紅豆香氣中,好像有什麼正淘洗著你的內心。

跟著主角的心境歷程,原本怨懟苦悶,對身邊事物漫不經心、粗魯敷衍,到最後改變想法,認真對待身邊一切事物,傾聽自己與外界的聲音,就像用極慢極慢的水流,注入剛煮好的紅豆湯內,溫柔地,將豆子的苦澀泡沫沖盡,接著,加點鹽巴,才知道並非一味的甜,才能嚐出萬事萬物的況味。


相關文章:

試閱│療癒的好滋味《戀戀銅鑼燒》


相關網站/新聞:

arrow
arrow

    小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