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政治學的筆記,整理自邱遠老師的講義。

由於最近狂寫筆記導致肩膀舊開始隱隱作痛,怕繼續惡化下去最後又痛到握不住筆,只好減少手寫量,某些應用理論的特殊部分以電腦整理,順便就分享出來,希望有心準備國考的朋友們也能一起切磋,一起進步。

從「現代化」討論台灣發展並非十分恰當。現代化理論包羅萬象,像是認為經濟發展會促進政治發展,也包含西化(westernization)、工業化(industrialization)與民主化(democratization)的概念。

英美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深受古典自由主義的影響,亦即主張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,以及自由放任的精神,新古典主義者將國家視為「必要之惡」,主張小政府就是好政府。然而台灣發展的過程則與受國家主義影響,亦即以國家權力介入經濟發展,反而延緩了民主發生,亦與自由放任的精神格格不入。

依凡斯(Peter Evans)探討全球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,發展中國家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的變化,他認為造成台灣發展成功的國家機關特性為以下幾個特點:

(1)   國家機關與私人資本分離,政府菁英甚少與資本家互動與位置交流,導致國家自主性提高。

(2)   官僚亦絕緣於資本家。高級官僚亦具有較為廉潔之性格,其專業知識、團隊合作的組織氛圍、經濟決策人事穩定、機關之橫向聯繫較少本位主義,因而形成在經濟發展上強而有力的決策中心。

(3)   軍方被排除於經濟決策圈外,軍方不介入重大決策,為台灣不同於其他發展中國家之處。

(4)   政府高層決策者、高層經濟決策官員與美援會三組人馬影響國家決策,形成有限理性(bounded rationality)發展策略,台灣的高層經濟官員大都於美國受訓,與美方人員溝通無礙,遂使政府高層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。

台灣在1980年代後,國家機關特性已出現轉變。首先,經濟發展出現了本土資本家,也已漸漸滲入國家機關中,設法利用國家機關增加自己的私益,加上民間社會成長,社會力量崛起,而新一代的經濟高層官員開始強調自由放任的觀念,以上種種原因皆使國家自主性衰退。

伊凡斯提出了三種理論解釋台灣未來可能的發展性,以其干預性程度由低至高排列如下:

(1)   市場機制建立後,國家干預之必要性大幅減少。

(2)   從行政干預之巧妙機制來看,國家強行介入市場的歷史,已逐漸轉為行政干預之巧妙機制,亦即國家轉為被動,取代市場機能的功能,並減少外部性。

(3)   後工業社會中的國家競爭之下,國家干預仍為重要,否則容易面臨被淘汰的命,也不利於國家發展。

以上何種理論較能適用台灣發展,仍有待觀察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